网站导航国内旅游海外旅游护照签证旅游常识交通工具汽车常识

请介绍卢沟桥

卢沟桥 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帝时毁于洪水,康熙帝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
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卢沟桥修缮

明代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帝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御题汉白玉碑

从1908年至1949年,卢沟桥没有大的修缮工程,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杆和石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卢沟桥的桥面加铺了柏油,修了桥上的碑亭、石栏及柱狮。1967年,加宽了400余米的步道,建立了59道混凝土挑梁。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发起保护古桥,恢复古桥原貌的活动;统筹规划,动员各界,组织修缮。工程筹资355万元。工程中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了原石栏望柱;清除了沥青,恢复了桥面;同时修缮了宛平城,复原了城楼。并全面整修桥券桥墩。还对古桥全部望柱、栏板、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实施部分风化及防渗漏保护措施。桥面整修时,中间空出印心,完全保留古桥的原状。1997年6月,对部分被雷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修缮补救。为了保护好旧卢沟桥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兴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因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卢沟桥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名扬海外。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10座桥墩建在9米多厚的鹅卵石与黄沙的堆积层上,坚实无比。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边长约26厘米,用以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人们把三角铁柱称为“斩龙剑”。

  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这些建筑结构都是科学的杰出创造。桥身全部由白石建成,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一百四十根,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历代雕刻的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难以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

  1984年,经文物工作者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桥的两端各有华表4根,高约4.65米,同桥浑然为一体,既壮观又优美。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抗战时期,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在此地爆发,芦沟桥更为 著名。

  现在的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东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纪古桥陈列馆”。1971年,北京市又兴建了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的“卢沟新桥”,以保护旧卢沟桥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广安门外30里的永定河上。

  永定河原名“卢沟”,又名桑干河,为古漯水的一支。源出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至北京西郊东北角,流经芦师山之西。卢沟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混浊,又称作小黄河。其河水经常泛滥,河道迁徒不定,故又称无定河。清康熙27年疏浚后改名永定河,卢沟之名遂废。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大定29年(1189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连拱石桥。初名广利桥,后因永定河在清康熙37年(1698年)以前叫卢沟河,故改称卢沟桥。此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29年(1189年),落成于金章宗明昌33年(1192年)。800多年来,后世虽数度废兴,然其雄风浩气一仍其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此游览后,惊奇万分,盛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国外称其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卢沟桥历史: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经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初名广利桥。

卢沟桥建筑:

卢沟桥全长266?5米,面宽9?3米,是座11孔的连拱大石桥。桥身均用巨大的白石砌成,并用腰铁牢固。而且桥墩砌筑非常科学,墩座呈船形。迎水面砌有铁铸三角分水尖,俗称斩龙(凌)剑,以抵御春冰与洪水,保护桥梁。 桥面装修也甚为讲究,两侧各设雕栏及望柱140根。柱顶雕有蹲伏状的一大狮及形态各异的众小狮。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言,卢沟桥左右石栏刻为狮子,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指的就是小狮或藏或露,变化万千,难以计算之故,所以自古有"卢沟桥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流传。现经考古人员反复测算,共有大小石狮485只。


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

据金代《明昌遗事》所载,"燕京八景"始于金章宗年间。在桥的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东头为清代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西头则是清康熙帝于1698年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的御制碑。古代时,这里河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成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纪念地:
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卢沟桥历史: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经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初名广利桥。

卢沟桥建筑:

卢沟桥全长266?5米,面宽9?3米,是座11孔的连拱大石桥。桥身均用巨大的白石砌成,并用腰铁牢固。而且桥墩砌筑非常科学,墩座呈船形。迎水面砌有铁铸三角分水尖,俗称斩龙(凌)剑,以抵御春冰与洪水,保护桥梁。 桥面装修也甚为讲究,两侧各设雕栏及望柱140根。柱顶雕有蹲伏状的一大狮及形态各异的众小狮。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言,卢沟桥左右石栏刻为狮子,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指的就是小狮或藏或露,变化万千,难以计算之故,所以自古有"卢沟桥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流传。现经考古人员反复测算,共有大小石狮485只。


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

据金代《明昌遗事》所载,"燕京八景"始于金章宗年间。在桥的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东头为清代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西头则是清康熙帝于1698年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的御制碑。古代时,这里河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成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纪念地:
1937年7月7日,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现名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丰台区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卢沟桥是一座古老的连拱大石桥,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至今已有800年的 历史。石桥全长 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 266.5米。桥宽7.5米,共有11孔。该桥设计精美,结构合理、技艺高超,虽 经金、元、明、清及民国诸代,至今桥的形制、桥基仍然完好。早在700年前,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彼 罗游记》中,就称赞卢沟桥是:“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可见卢沟桥的名气早已远扬国内外。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在这里爆发。中国军民在宛平城和卢沟桥一带同日军浴血奋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而声震世界,名扬千古。
  卢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是举世闻名的。石桥上共有1.4米高的望柱 281根,望柱头上均雕有石狮。柱头上的石狮或坐或立,或仰或俯,高低错落,栩栩如生。最为有趣的是大狮子身上的小狮子才10厘米。大小狮子神态姿势极富变化,形成了石雕艺术长廊。到卢沟桥观光的游客,想知道桥上共有多少石狮,一下是很难数清的,1983年,经有关部门认真统计, 确实数字为: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共计492个。加上华表顶部石狮 4个,桥东端伏地大石狮2个,总计498个。
  卢沟桥还有4块石碑很引人注目,在桥东头马路北侧,有康熙重修卢沟桥时的竖碑,碑上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修桥情况。桥西头马路北侧雁翅桥面上,有乾隆重茸卢沟桥石碑。雁翅桥北恻,有康熙题诗碑,诗为康熙帝视察永定河时所题。桥东头雁翅桥西北侧,有碑亭一座,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碑背面刻有乾隆书卢沟桥题。“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在这里赏月,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滔滔有声的永定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卢沟桥上的汉白玉栏、柱、栏板,以及大小石狮在银光的微射下,更显洁白动人。当满园的晓月转到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景色之美可谓至极,确是赏月的绝佳之地。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 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检阅桥上的车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界 那时候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赞扬这座桥,说它是 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 他特别欣赏柱子上的狮子,说它是 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在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卢沟桥是值得纪念的 1937年7月7日,爱国军民奋起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因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卢沟桥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名扬海外。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10座桥墩建在9米多厚的鹅卵石与黄沙的堆积层上,坚实无比。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每个尖端安装着一根锐角朝外的三角铁柱,边长约26厘米,用以保护桥墩,抵御洪水和冰块对桥身的撞击,人们把三角铁柱称为“斩龙剑”。

  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以及石与石之间,都用银锭锁连接,以互相拉联固牢。这些建筑结构都是科学的杰出创造。桥身全部由白石建成,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一百四十根,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历代雕刻的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难以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

  1984年,经文物工作者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桥的两端各有华表4根,高约4.65米,同桥浑然为一体,既壮观又优美。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抗战时期,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在此地爆发,芦沟桥更为 著名。

  现在的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东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纪古桥陈列馆”。1971年,北京市又兴建了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的“卢沟新桥”,以保护旧卢沟桥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
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现名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丰台区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卢沟桥是一座古老的连拱大石桥,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至今已有800年的 历史。石桥全长 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 266.5米。桥宽7.5米,共有11孔。该桥设计精美,结构合理、技艺高超,虽 经金、元、明、清及民国诸代,至今桥的形制、桥基仍然完好。早在700年前,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彼 罗游记》中,就称赞卢沟桥是:“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可见卢沟桥的名气早已远扬国内外。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在这里爆发。中国军民在宛平城和卢沟桥一带同日军浴血奋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而声震世界,名扬千古。
  卢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是举世闻名的。石桥上共有1.4米高的望柱 281根,望柱头上均雕有石狮。柱头上的石狮或坐或立,或仰或俯,高低错落,栩栩如生。最为有趣的是大狮子身上的小狮子才10厘米。大小狮子神态姿势极富变化,形成了石雕艺术长廊。到卢沟桥观光的游客,想知道桥上共有多少石狮,一下是很难数清的,1983年,经有关部门认真统计, 确实数字为: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共计492个。加上华表顶部石狮 4个,桥东端伏地大石狮2个,总计498个。
  卢沟桥还有4块石碑很引人注目,在桥东头马路北侧,有康熙重修卢沟桥时的竖碑,碑上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修桥情况。桥西头马路北侧雁翅桥面上,有乾隆重茸卢沟桥石碑。雁翅桥北恻,有康熙题诗碑,诗为康熙帝视察永定河时所题。桥东头雁翅桥西北侧,有碑亭一座,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碑背面刻有乾隆书卢沟桥题。“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在这里赏月,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滔滔有声的永定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卢沟桥上的汉白玉栏、柱、栏板,以及大小石狮在银光的微射下,更显洁白动人。当满园的晓月转到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景色之美可谓至极,确是赏月的绝佳之地。
小学三年期语文书上有谈细讲解

上一篇:请介绍北京动物园
下一篇:请介绍长春博物馆

文章导航


 
国内旅游 | 海外旅游 | 护照签证 | 旅游常识 | 交通工具 | 汽车常识 | 育儿百科
2008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旅游百科网